同时,报告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1.气候与公平的挑战不容忽视,农村弱势群体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碳排放最少,对气候变化事件应承担的责任最小,却往往受灾比较严重,在大型的政府救灾行动中最容易被忽视。
这些减排量经过核证后,就可用以抵消其部分减排指标。在第2轮谈判中,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的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环保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问题,发达国家一直未做出回应,也不愿进行谈判。此外,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的一些重要国际会议,包括7月的8国集团峰会和9月的世界首脑会议都可能成为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推动力。由于各缔约方之间存在很多分歧,以及减少毁林在控制温室气体中的重要性,该议题也将是今后谈判的热点。美方的建议初步受到欢迎,各方对美国现任政府愿意加入谈判的态度表示认可。日本政府提出,在2020年比2005年减排15%,这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8%,仅比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多出2%。
通过这一机制,发达国家以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用比较低廉的成本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量。发达国家则希望在后京都时代用更多的土地与林业活动来帮助其完成第二个承诺期的减排任务,以便减轻工业、能源领域的减排压力。2010年2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并答记者问。
当然,我这个讲法是我们抽样典型调查的结果。[基督教真理报记者]这次普查的结果有没有让您感到吃惊的地方,有没有您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关于普查污染源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普查结果中有没有让您觉得要对目前的政策加以改变或者加强某个领域的污染治理,或者让中国政府觉得要设置一些新的重点领域来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污染治理的政策和目标?[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我来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普查的结果有没有让我吃惊的地方?这次污染源的普查,与我们日常所掌握和了解的全国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地区和行业分布基本相符,没有什么让我们吃惊的地方。这次污染源普查差距最大的数据就是COD的排放总量。大家可能记得,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中国的COD排放大体上是工业占三分之一,农业占三分之一,生活占三分之一,准确地说就是农业三分之一强一点,工业三分之一弱一点,生活占三分之一。
这次污染源的普查结果在有些方面更好地论证了我们过去的一些判断,在数据方面也更好地支撑了我们过去的一些判断这次污染源普查差距最大的数据就是COD的排放总量。
[基督教真理报记者]这次普查的结果有没有让您感到吃惊的地方,有没有您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关于普查污染源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普查结果中有没有让您觉得要对目前的政策加以改变或者加强某个领域的污染治理,或者让中国政府觉得要设置一些新的重点领域来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污染治理的政策和目标?[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张力军]我来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普查的结果有没有让我吃惊的地方?这次污染源的普查,与我们日常所掌握和了解的全国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地区和行业分布基本相符,没有什么让我们吃惊的地方。这次污染源的普查结果在有些方面更好地论证了我们过去的一些判断,在数据方面也更好地支撑了我们过去的一些判断。大家可能记得,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中国的COD排放大体上是工业占三分之一,农业占三分之一,生活占三分之一,准确地说就是农业三分之一强一点,工业三分之一弱一点,生活占三分之一。当然,我这个讲法是我们抽样典型调查的结果。
2010年2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并答记者问同时,通过普查,提出了核定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系统方法,锻炼了环境保护队伍。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重金属0.09万吨,总磷为42.32万吨,总氮为472.89万吨。四是强化了环境保护基础工作。
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工作成果,发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接纳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
国新办2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玉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司长马京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并答记者问。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
本次普查还首次系统掌握了我国第三产业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吨。他表示,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张力军表示,此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将全国592.56万个普查对象与环境有关的基本数据录入普查信息数据库,并编制了统一的编号代码,可根据需求按行业、地区、指标等不同类型分组进行数据检索和查询,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区域和行业特征以及治理情况。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
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普查首次将农业源、县级政府所在地以外全部城镇的生活源以及垃圾处理厂的渗滤液等纳入调查范围,在科学制定污染物产排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各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两年多来,全国共组织动员57万人,辛勤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等困难,先后开展了普查前期准备、普查试点、普查监测、宣传和培训、清查摸底、普查表格入户填报、数据录入、质量控制、数据审核和汇总分析、普查成果发布等工作,共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56万个,获得各类污染源填报基本数据11亿个。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
张力军在介绍普查工作成果时表示,一是查实了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掌握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状况。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烟尘为1166.64万吨,工业粉尘为764.68万吨。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万吨。为改革现行环境统计调查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
其次,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举世公认,发达国家不能置身事外。当前,一些发达国家以拯救人类未来的面目出现,确定自身率先减排的比例,看似积极、公正、负责,很有迷惑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说得好:你得承认你在今天过上的日子,同你祖父、父亲这一辈的排放是有联系的。发达国家历史上的排放让当代人负责,会不会有失公平?答案是:不会。
这样的积极,是自私的积极。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义务和责任上的分歧,远未弥合。二、当前发达国家倡导从确定全球及各国减排比例出发构建减排责任体系的做法,最终将剥夺发展中国家应得的发展权。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完全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排放赤字,今后即使实现零排放也无法消除已造成的伤害,这样的要求没有可操作性。
事实上,在确立了全球减排总目标的前提下,只要将发达国家这些排放量一减,马上就会发现,它们留给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非常小,根本无法满足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事实上,没有人剥夺发达国家的未来排放权。
对此,善良的人们,一定要拨开迷雾、擦亮眼睛。排放赤字国将功补过的道路就在眼前,就看它们是否真有将功补过的意愿——以资金和技术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总排放的下降,既是对全球减排的贡献,也可以换取排放赤字国未来必要的排放权。
一些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历史上的高排放,是在不了解温室气体危害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要求他们对过往的排放作出补偿。世界各国历尽艰辛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近日通过问世以来的第一轮考验。